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党代会和2025年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筑牢“多位立体式”学生安全防线,切实增强学生安全教育的系统性、时效性、针对性,有效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根据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2025年学生工作要点》(燕大党学发〔2025〕2号),结合《燕山大学关于新时代“翔燕工程”思政育人体系的实施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原则目标
以预防为主、教育为先,多位一体、立体高效,贯穿全年、覆盖全体为原则,激发学生树立“安全第一”“人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自己”的安全观,帮助学生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筑牢成长过程中的安全屏障。
二、教育内容
安全教育既要强调安全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2025-2027年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围绕国家安全与法治教育、网络 安全教育、公共安全教育、人身财产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出行安全教育等八个方面内容开展。
(一)国家安全与法治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宗教事务条例》《燕山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燕山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处理)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教育学生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讲解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不参与非法宗教活动,坚决抵制邪教。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得信仰宗教。要求学生不参与非法集会。加强校规校纪教育,宣传正面典型,深化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教育学生把遵规守纪内化为行动自觉。建成建好学生公寓安全网格,配齐配强网格员。加强对学生社团干部和成员的教育管理,在充分发挥社团育人功能的同时,保证“活而不乱”。
重点时段:新生入学阶段、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日、9月国防教育日、9月30日烈士纪念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
(二)网络安全教育
深入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守住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等法律法规,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引导学生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自律上网。教育学生不发表不当言论、不散播网络戾气、不传播网络谣言,自觉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求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国际联网服务。教育学生坚决抵制有害身心的文字、图片、影音及各类涉恐涉暴、淫秽、低俗信息;注意个人信息安全,养成复杂密码和定期更换密码的习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非法资源、不轻易在网上透露个人隐私和重要身份信息,不随便约见网友;谨慎使用公共Wi-Fi,关闭自动连接,避免敏感操作。
重点时段: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9月网络安全宣传周等。
(三)公共安全教育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燕山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燕山大学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了解国家、地方和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运行机制。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学习培训活动,让学生掌握各类常见自然灾害应对、事故灾难处置、公共卫生防护知识,了解常见的人身损伤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开展消防疏散、防灾减灾等演练,提升学生应急避险能力。
重点时段:5月12日防灾减灾日、11月9日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等。
(四)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和发展四级(校院班舍)心理工作机制、“五位一体”(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心理工作格局,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韧性,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关注自身心理需求和情感反应,预防不良情绪和负面情感;提升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的心理问题发现力。教育学生善于自助、勇于求助、乐于互助。开展生命教育,教育学生认知生命,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怀。夯实辅导员主责主业,强化辅导员的知心人、护心人、育心人职责,辅导员应当深入一线,掌握班情、 熟悉生情、了解家情,切实提升辅导员对心理问题的发现、识别、干预、处置能力。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损害身心健康,影响学业发展。认真组织开展心理普测,对普测结果异常学生及时谈话、干预、入库。按要求做好心理危机库、预警库入库学生谈心谈话。关爱入库学生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完成好相关工作向心理健康教育云平台的过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和干部队伍建设。
重点时段:开学初、毕业阶段、5月心理健康活动月、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11月心理防护关键期等。
(五)人身财产安全教育
开展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人身、财物、劳动、运动等方面的安全防护教育。讲解校园及周边的地理、治安环境。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加强对实习实践、求职择业、出国(境)交流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醒。开展防范传销宣传教育活动。做好节假日出行和留校安全教育提示。要求学生通过安全培训、考核方可准入实验室。要求学生遵守相关实验保密制度。提醒学生实验前做好个人防护。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实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异性交往中自重自爱。教育学生远离“黄赌毒”。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制定完善劳动教育期间安全预案。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三走”(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活动。引导学生强身健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宣传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知识。强调遵守学校住宿管理规定对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人走、窗关、电断、门锁的好习惯;妥善保管个人财物,假期离校时将贵重物品带离学校;不单人单寝,不私带公寓外人员进入公寓;发现可疑人员及时上报;遇到财物丢失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安全工作部门。讲解食品安全的内涵与意义,国家、地方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及食物中毒发生后的处置方式和方法。
重点时段:新生入学阶段、6月26日国际禁毒日、12月1日艾滋病日等。
(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
加强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提升学生反诈意识,防范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贷款、虚假征信、冒充领导熟人、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网络婚恋交友、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AI 换脸、虚假招聘等类型诈骗。要求学生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醒学生不扫陌生快递码、不点群聊领奖链接、不下载不明APP,银行卡分级管理、关闭免密支付、定期查征信,不透露验证码、不晒个人信息、不扫不明二维码、反向核验“公检法”“客服”,见面核实“熟人借钱”“领导指示”。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后立即拨打“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96110求助。发现被骗后,保留凭证并联系银行紧急止付。教育学生不仅要预防被骗更要谨防帮信行为,不出租、出借、出售手机卡、银行卡,不利用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为他人代收款、转账或取现,不参与架设虚拟拨号设备、“手机口”,不参与互联网推广、电话推广、发送短信、散布印有涉黄二维码的小卡片以及摆摊送小礼品拉人入群等行为,警惕成为电诈“工具人”。提醒学生家长,谨防不法分子冒充学生或学校工作人员,以收取各种费用为由实施诈骗。
重点时段:开学初、节假日、“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时间不固定)等。
(七)消防安全教育
通过典型案例,讲授消防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防火、灭火知识。学习《燕山大学学生公寓管理规定》,加强学生公寓安全卫生教育管理,探索长效机制。要求学生不挪用、损坏消防器材,不私自改动原有供电线路、私拉电线,不存放、使用电炉、电锅、电热杯、电水壶、电磁炉、电烤箱、微波炉、电热褥、电吹风、卷发棒等加热升温电器,不吸烟,不存放、使用卡式炉、酒精炉等明火器具、炊具;不在通道、道路、出入口等公共区域或人员密集场所堆放杂物、私拉电线。不在学生公寓、实验室、课题室内存放各类电动车(含电动自行车、电动折叠车、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等)或电动车电池,为各类电动车或电动车电池充电,或从室内电源线接线至室外为电动车或电动车电池充电。不使用未获3C认证的电器、电源插座,老旧残破电器;将电源插座固定在绝缘刚性表面。寝室无人时,停用所有用电设备并关闭电源。开展好学生公寓禁烟工作。组织消防逃生演练和灭火训练,让学生学会在各种突发情况下如何疏散逃生,懂得119报警常识和常用的灭火方法,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委员会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干部,学生安全网格员、寝室长的培训。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
重点时段:11月9日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11月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月、冬春季等。
(八)交通出行安全教育
学习国家、地方交通法律法规,特别是《燕山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燕山大学机动车辆通行管理办法》《燕山大学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让学生了解交通事故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及自救、救生常识。提醒学生步行、骑行、驾车时时刻对周围交通保持警觉;校内骑行做到“五不”:不超速、不逆行、不占用机动车道、不用手机、不戴耳机;将电动车、自行车停放到指定区域;出行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前往正规景点,选择正规平台购票、订房。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自驾遵守交通规则。
重点时段:新生入学阶段、12月2日全国交通安全日等。
三、教育方式
主要通过主题班会、讲座等方式开展集中授课;通过安全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等方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现场观摩、紧急疏导演练等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平台开展安全知识宣传等方式,扎实开展学生安全教育。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细致筹划
各学院要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年初制定实施方案,方案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家校社协同,并与日常教育教学、新时代“翔燕工程”、党团学活动等协调好、结合好。各学院分管学团工作领导作为本学院学生安全教育的责任人,要定期召集专题会议,分析研判本学院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设置“三助”、勤工助学等岗位,建有学生组织、社团的各部门、各单位,要开展好相关学生安全教育。
(二)贴近实际,强化落实
学生安全教育要注重系统性、持续性,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全过程,并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时段、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高、针对性强的活动,凸显单位特色,突出学科专业特点,确保教育实效。
(三)认真总结,及时报送
每月25日前,各学院将本单位学生安全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当月安全工作台账“安全教育”一栏报送至学生工作部。也可另行总结,包括活动开展的内容、方法、实际效果等,简明扼要,1000字以内 ,可附照片、影像资料等,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xsc@y su.edu.cn。学生工作部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组织各单位开展交流,及时推广教育实践新经验、新做法,发挥典型示范,巩固教育成果,实现学生安全素养全面提升。